★引子
前不久,正值川普的第二次弹劾案,网上有一些相关的讨论。俺看到很多人犯了低级错误(比如经常看到有人说:尼克松被弹劾下台)。今天这篇博文,可以澄清某些误解,也有助于大伙儿更深刻地理解美国的政治体制。
另外,俺在美国2020大选前发了一篇《美国政党简史(上)》,这个“简史”俺打算写“上/中/下”3篇,到时候肯定会聊到“水门事件”。由于是“简史”,俺不可能在其中详述“水门事件的过程”。单独写一篇“水门事件”的博文,好处是:未来俺写“简史”的时候,只需要简单引用一下今天这篇博文。
★尼克松的政治生涯
(理查德·尼克松)
为了深刻理解尼克松在“水门事件”中的行为,有必要先聊聊尼克松的从政经历。
◇早年经历
尼克松早年是众议员,曾参加众议院的“非美活动委员会”。该委员会从1945年开始成为常设委员会,主要负责【反共调查】。“非美活动委员会”最著名的调查案例是1948年的“希斯间谍案”(希斯曾是国务院的官员)。该案的调查由尼克松大力推动,堪称尼克松在政坛的成名作。凭借“希斯间谍案”一举成名后,尼克松于1950年竞选参议员并顺利当选。
上世纪50年代初期,参议院有两个激进反共的参议员,一个是麦卡锡,另一个是尼克松。麦卡锡的行事风格太过极端,导致打击面太广,反而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。另外,麦卡锡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,指责美国军方高层有很多共党分子,得罪了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。
尼克松与麦卡锡的反共立场相似,但尼克松不太认同麦卡锡的做法,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。
◇(1952~1960)8年的副总统
1952年,艾森豪威尔参选总统,挑选尼克松作为竞选搭档。那时尼克松出道没几年,为啥会被看中捏?至少有如下几个原因:
其一,尼克松来自加州(加州是最大的票仓)。
其二,尼克松既有【反共】的知名度,又与麦卡锡保持距离(刚才提到:麦卡锡得罪了艾森豪威尔);
艾森豪威尔干了8年总统,于是尼克松也沾光当了8年副总统。
这期间,尼克松经常出访外国,也经常接待外国领导人。据说那几年美国的【国是】访问,他的出镜率比国务卿还要高。借着这个机会,尼克松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。
顺便说一下:1959年在莫斯科举行了“美国国家展览会”,尼克松率领美国代表团访苏,还与赫鲁晓夫展开了大名鼎鼎的厨房辩论。
小知识:
本文发出后,有不止一个读者留言,指出本小节中的
国是属于错别字。
俺特地澄清一下:“国是 & 国事”都可以用。这俩都有相应的典故出处。“国是”更正式一些。通俗地说:“国是”指特别重大的“国事”。“国是”中的“是”要作“是非”理解。
◇1960年大选惜败
1960年大选,尼克松代表共和党参选总统,其对手是肯尼迪参议员。那年的大选非常惊险(惊险程度超过2016&2020大选)——在普选票方面,双方的支持率非常接近(49.7% VS 49.6%)。
大选结束之后,共和党指责民主党舞弊(列位看官,这一幕是不是有点眼熟)。共和党的好几个高层都提出:要在几个有争议的摇摆州重新计票,但是尼克松大度地表示:承认败选。他的理由很简单——当时正值美苏冷战高潮,而1960年的大选,涉及到两党的政权交接(艾森豪威尔是共和党,肯尼迪是民主党)。尼克松认为:重新计票会引发漫长的法律诉讼,可能导致政权过渡出现变数;万一苏联利用美国政权交接的混乱,趁机发难,那就麻烦了。
单从这件事情上看,尼克松这人还是蛮有大局意识滴(不同于某些只看重个人利益的政客)。
◇(1960~1968)8年的平民生活
1960~1963年是肯尼迪大出风头的年代。1963年肯尼迪遇刺身亡后,当时的副总统林登·约翰逊转正。到了1964年大选,约翰逊以【压倒性优势】连任。这年的大选,共和党不光在总统选举中惨败(普选票仅 38.7%),在国会换届选举中也惨败。至于共和党为啥在1964大选惨败?这不是本文的重点,俺就不展开啦(留到《美国政党简史》的后续几篇再来谈)。
在民主党主导白宫的这8年,尼克松基本淡出了公众的视线,仅在1962年竞选加州州长,结果又输了(而且又是惜败,差距 5%)。当时的大部分政坛观察家都觉得:尼克松的政治生命已经止步于1962年。但是共和党在1964年的总统大选惨败,却给了尼克松机会。因为共和党内的那些大佬必须为1964的惨败负责,而尼克松置身事外,反而不受波及。
◇1968年大选险胜
到了1968年,尼克松终于熬出头,赢得了这年的大选。不得不说:尼克松能赢得这次大选,有很大的运气成分——
其一,罗伯特·肯尼迪参议员(肯尼迪总统的弟弟)原本支持率很高,却在1968年6月遇刺身亡(那个案子至今是悬案)
其二,民主党分裂——民主党内的保守派乔治·华莱士另立门户,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,分散了民主党的选票。
最终,尼克松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(普选票比例:43.4% VS 42.7% VS 13.5%)。
◇尼克松的性格
如果用最少的字数来描述他的性格特征,那就是【刚愎自用】。展开来说就是:强硬、固执、听不进别人意见......
俺这么评价可不是随意污蔑,而是有根据滴。比如说:基辛格的回忆录就直白地指出这点。请注意:基辛格是尼克松一手提拔滴,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尼克松的心腹+亲信。基辛格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在回忆录中贬低他。
搞清楚尼克松的这个性格特质,有助于大伙儿理解:他在整个“水门事件”中的一系列举动。
★尼克松的第一个任期
要想深刻理解“水门事件”,除了前一个章节介绍的“尼克松政治履历”,还要再聊聊他的第一个任期。
◇外交
很多谈“水门事件”的文章都把尼克松说得一无是处。其实他的能力还不错——纵观美国历史上的总统,他的执政能力大概能排到【中上】水平。其中值得一提的,当然是他的外交成果。
说到尼克松的外交成就,天朝的读者肯定首先想到“中美关系解冻 & 尼克松访华”。但这只是他外交成果的其中之一。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是:他开始着手从越战中脱身(注:虽然美军完全撤离越南是1973年3月,但主要的外交工作是在他第一个任期内完成)
“联中抗苏 & 越战脱身”这两件事情对美国最终打赢冷战具有重要意义。关于这方面的更多讨论,可以看《苏联是如何被慢慢勒死的?——聊聊冷战中美国的遏制战略》。
在一个任期内搞定两个重要的外交成果,说明他的能力还是不错滴。
◇内政
尼克松在1971年8月宣布放弃“金本位”,美元与黄金脱钩(自由浮动),彻底终结了“布雷顿森林体系”。这事儿具有历史意义。
不懂金融的同学,估计体会不到此事的重要性。如果你不太懂金融学,又想有所了解,可以看《扫盲“货币经济学”基本概念——从“利率”到“央行货币政策”》。
上述这篇教程以“利率”作为切入点扫盲金融学。俺有空的话会再写另一篇教程,以“汇率”作为切入点,到时候会聊“布雷顿森林体系”相关的概念。
◇与国会交恶
(刚才两个小节聊“内政&外交”,都是对尼克松的【正面】评价,接下来的几个小节,说说【负面】评价)
首先,尼克松第一个任期内,与国会的关系就比较糟糕。找个栗子给大伙儿瞧瞧——
了解美国政治体制的同学应该知道,美国参众两院有很多常设委员会。其中的“军事委员会 & 外交关系委员会”算是比较重要滴。一般来说,如果总统有重大的军事行动或重大的外交举措,应该事先跟相应的委员会成员打个招呼。
1969年初,尼克松命令空军轰炸柬埔寨境内的越共游击队基地,事先没通报国会。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和外交委员会的成员,还是从新闻报道中才知道有这事儿,被气得够呛。请注意:因为柬埔寨并不是当时越战的参战方,这么干不仅是军事冒险,也是外交冒险。
为啥尼克松会如此行事捏?在前面章节,俺已经谈过他的性格【刚愎自用】。他根本没把国会的那些委员会放在眼里。
◇与新闻界闹翻
在尼克松的第一个任期内(1971),发生了一个震动全美的“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”。简而言之,国防部的某个高级分析师丹尼尔·艾尔斯伯格(Daniel Ellsberg)把国防部关于【越战】的机密文件转交给新闻界(《纽约时报》&《华盛顿邮报》)。
艾尔斯伯格为啥要这么干捏?如果你理解了斯诺登的动机,基本上也能理解艾尔斯伯格的动机(从某种意义上讲,斯诺登相当于“艾尔斯伯格 2.0”)。他俩的差别在于——斯诺登爆料之后,立马跑路了;而艾尔斯伯格爆料之后不久,就去自首了。另外,艾尔斯伯格在爆料前已经是经济学家,以“Ellsberg paradox”而知名。
(艾尔斯伯格,摄于2006年)
由于泄密的文件是在肯尼迪&约翰逊的任期内制定的,本来这个丑闻对尼克松没啥影响。但基辛格提醒尼克松,如果不对此事严肃处理,本届政府内部难免也会出类似的泄密者。
于是,尼克松政府援引《1917年间谍法》,企图重判艾尔斯伯格;另外,司法部还向《纽约时报》施加压力,禁止刊登这份国防部机密文件。但《纽约时报》仗着【宪法第一修正案】这个护身符,不但不理睬司法部的禁令,还把美国政府给告了(这种事情在咱们天朝是无法想象滴)。双方的诉讼官司一直闹到最高法院,这就是美国法律史上很有名的“纽约时报诉美国案”(New York Times Co. v. United States)。
这个案子的本质是:当“媒体的言论自由”与“政府的保密性要求”出现冲突时,哪一个的优先级更高?
此案的结果如何捏?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在1971年作出宣判:《纽约时报》胜诉(美国政府败诉),投票比例是 6:3 。
稍微跑题一下:
美国采用的是“英美法系/海洋法系”,各级法院的【判例】都具有约束力(详情参见《如何理解“英美法系”(普通法系)》)
在美国,由于“联邦最高法院”级别最高,其判例的约束力当然超越其它各级别的联邦法院和州法院。具体到【新闻界的言论自由】,美国历史上有两个很重要的最高法院判例,除了刚才那个判例,另一个判例是1964年的“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”(New York Times Co. v. Sullivan),俺在“这篇博文”介绍过。
跑题结束,言归正传。
尼克松本来与新闻界的关系就不太好。当上总统之后,又碰上“五角大楼泄密事件”,美国政府与《纽约时报》对簿公堂,官司还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。所以尼克松当总统期间,与新闻界的关系很差。
后面你会看到:“五角大楼泄密事件”成了“水门事件”的其中一个诱因。
◇重幕僚而轻内阁
对美国总统而言,所谓的“幕僚”指的是“白宫幕僚”;而“内阁”指的是“内阁部长”。
尼克松执政期间的一大特色是:“幕僚”的权力非常大,甚至凌驾于“内阁”之上。为了让你加深印象,举个例子:
由于协助尼克松访华,天朝的很多读者都知道【基辛格】的大名。很多人以为他是国务卿,其实不是。在尼克松访华时(1972),基辛格只是【国家安全事务助理】。他直到尼克松的第2个任期才成为国务卿。“中美关系解冻”这么大的事情,当时的国务卿罗杰斯(William Rogers)基本没参与,全是尼克松与基辛格两人在策划。不光是“中美关系解冻”,尼克松第一个任期内的所有重大外交举措,他都只与基辛格商量,国务卿基本赋闲。
为啥尼克松重用幕僚,疏远内阁?或者换个提问的方式:为啥他不把那些想要重用的人放到内阁的位置上?
此中之奥妙在于——总统任命的内阁部长,需要经过参议院批准;而总统任命白宫幕僚,无需第三方批准。
尼克松采用“重幕僚而轻内阁”的方式,相当于“变相绕过了参议院的审批权”,从某种意义上破坏了三权分立。这种做法是他执政期间的污点,也为“水门事件”埋下伏笔。
小知识:
《美国宪法》为了制衡总统的权力,对一些重要职务(内阁部长、最高法院大法官、驻外大使)作出规定:总统只有【提名权】,然后把【审批权】留给参议院。更多的介绍可参考这篇:《聊聊美国政体中的权力制衡——不仅仅是三权分立》
★尼克松身边的“猪队友”
◇“水管工”——尼克松的秘密特工组织
前一个章节提到:美国政府跟《纽约时报》打官司,竟然输掉了。这也就意味着:一旦有政府公务员把内部机密文件泄漏给媒体,即使总统也没辙(大伙儿不妨回忆一下“斯诺登事件”)。咋办捏?尼克松和他的幕僚商量之后,得出两条思路:其一,尽量防止内部人士(尤其是白宫职员)泄密;其二,尽量想办法重判艾尔斯伯格(杀鸡给猴看)。
(注:《纽约时报》刊登机密文件【不】违法,但泄露文件的政府雇员依然违法)
要防止公职人员泄密,一个有效的方法是【电子监视】(比如窃听)。按理说,干这个事儿,最拿手的应该是 NSA、CIA、FBI 这些部门。但美国的政治体制有非常明确的【制衡机制】。虽然这些部门都归总统领导,但如果总统让他们干违法的事情,这几个机构的头头也会选择抗命。
小知识:
美国在1947年通过了《国家安全法》,其中规定:中情局(CIA)只能对外;FBI & NSA 虽然可以对内搞监听,但需要办理相关的司法手续。
还有一个让尼克松比较顾虑的因素是:在他刚上台时,中情局局长赫尔姆斯(Richard Helms)和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(Edgar Hoover)都是民主党。尼克松不信任这两个家伙。
基于上述几个原因,最终尼克松决定:自己组建一套班子(秘密特工),专门替他搞窃听,彻查泄密者。这个秘密特工组织的代号叫做“水管工”,洋文“plumbers”(聪明的读者应该能猜到:为啥代号叫这个)
◇尼克松的用人策略
“水管工”成立之后,网罗了一些人,其中就有原 CIA 或 FBI 的特工。但这个秘密组织几乎毫无建树。说“毫无建树”都已经是客气的了。实际上这个组织的效用是【负】的——可以说,尼克松的政治生涯就葬送在这帮人手里。写到这里,俺不禁想起网上的那句名言:不怕神一样的对手,就怕猪一样的队友。
某些同学估计想问:为啥尼克松身边会出现猪队友?要回答这个问题,就要说到尼克松的【用人策略】。
尼克松用人,既有成功之处,也有失败之处。比如他启用基辛格,就很成功;而组建“水管工”则很失败。
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,考虑到篇幅,俺只聊其中一点:尼克松的【知识结构】。
尼克松本人是懂外交的,也非常熟悉政治、历史相关的知识。如果你看过一些基辛格的著作,比如《大外交》,你会发现基辛格也是这类人(懂外交、熟悉政治/历史)。也就是说,他俩的知识结构比较类似,因此尼克松就比较能够赏识基辛格。
但是尼克松在上台之前,从来【没有】在情报系统任职的经历;他的几个核心幕僚,也没有这种经历。因此,在组建“水管工”这种秘密特工组织的时候,他与他的核心幕僚就很难判断“哪些人是足够优秀,足够胜任的”。
通过上述案例,大伙儿可以再次体会“扩展知识面”的重要性。俺开博十多年,已经写了好几篇博文(这里,这里)谈这个话题。
◇白宫幕僚及相关人士一览表
接下来的几个章节,会详述“水门事件”的全过程。俺介绍的时候,自然会提到很多人名。为了方便大伙儿阅读和对照,先列出相关人士的清单,并给出中英文姓名对照——因为不同的书籍和文章,对其中某些人的中文译名会有差异。
英文名 | 中译名 | 职务 |
---|---|---|
Bob Haldeman | 鲍勃·霍尔德曼 | 白宫幕僚长 |
John Ehrlichman | 约翰·埃利希曼 | 总统国内事务助理,“水管工”负责人 |
John Mitchell | 约翰·米切尔 | 先担任司法部长,后担任共和党竞选团队主管 |
John Dean | 约翰·迪安 | 律师,白宫法律顾问 |
Jeb Magruder | 杰布·马格鲁德 | 先担任白宫特别助理,后担任共和党竞选团队副主管 |
英文名 | 中译名 | 职务 |
---|---|---|
Howard Hunt | 霍华德·亨特 | 前 CIA 特工; 公开身份:白宫特别助理 |
Gordon Liddy | 戈登·利迪 | 前 FBI 特工; 公开身份:共和党竞选团队法律顾问 |
James McCord | 詹姆斯·麦考德 | 前 CIA 特工; 公开身份:共和党竞选团队安全顾问; 5名“水门闯入者”之一 |
英文名 | 中译名 | 职务 |
---|---|---|
Alfred Baldwin | 阿尔弗雷德·鲍德温 | 前 FBI 特工,1972年5月才临时加入; “水门窃案”那天负责望风 |
Bernard Barker | 伯纳德·巴克 | 古巴流亡者; 5名“水门闯入者”之一 |
Virgilio Gonzalez | 维吉里奥·冈萨雷斯 | 古巴流亡者; 5名“水门闯入者”之一 |
Eugenio Martínez | 欧金尼奥·马丁内斯 | 古巴流亡者; 5名“水门闯入者”之一 |
Frank Sturgis | 弗兰克·斯特吉斯 | 古巴流亡者; 5名“水门闯入者”之一 |
上述外围人员中那4个古巴流亡分子,都是激进的反共人士。当时招募这几个人的时候,“水管工”对他们说:民主党通共,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就可以抓到“民主党通共的证据”。于是那几个古巴人欣然受命。
这4个古巴人加上水管工麦考德,后来因私闯民主党总部被捕,媒体称这5人为“水门窃贼”(Watergate burglars)
★水门大厦,东窗事发
◇1972年大选的背景
那年的大选,其实尼克松的胜算很高。这可不是俺事后诸葛亮——
其一,(前面提到)民主党在1968年出现分裂,元气大伤,到1972年还没缓过来;
其二,那年的民主党初选一片混战,充满各种闹剧,最后推举的是个缺乏能力的候选人麦戈文(George McGovern);
其三,麦戈文选了一个糟糕的搭档,然后又迫于党内压力在竞选中途换人,结果换了一个更差的。
也就是说,1972年的大选,尼克松的胜算其实非常大。既然如此,为啥他的手下还要去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,以至于最后闹出“水门事件”?
前面介绍尼克松从政经历时,俺提到过:他1960年参选总统以及1962年参选加州州长都是惜败,1968年竞选总统是险胜。像他这么【自负】的性格,政治生涯最重要的3次选举却是如此结果,估计会留下心理阴影。
“水门事件”之后,不止一个尼克松幕僚回忆说,尼克松在1972年大选之前,总是显得信心不足。另外,(大选前)他不止一次向手下抱怨说:对民主党的抹黑行为不够,要多挖一些民主党的黑材料(注:这些谈话都有录音带为证,后续章节会聊到“录音带”是咋回事儿)。
◇利迪的计划,迪安的目标
写了这么多章节,费了这么多口水,终于要聊到正题——发生在水门大厦的“闯入案”。这个主意是“水管工”利迪(Liddy)想出来滴。
利迪这个人颇有“浪漫主义 & 个人英雄主义”的色彩,经常会想出一些异想天开的计划。其他“水管工”都抱怨说:这个家伙间谍小说看多了。尼克松对大选信心不足,白宫幕僚开会商量对策。利迪想要表现一下,设计了好几个方案,用来对付民主党。
他的这些方案在1972年1月就提出来了,但迪安(白宫律师)和埃利希曼(总统国内事务助理,水管工的头头)都觉得他的想法不太靠谱,最后勉强同意了其中一个方案——去民主党的地盘安装窃听器(注:埃利希曼批准这个方案的时候,尼克松并不知情)
具体去哪里装窃听器捏?目标由迪安(白宫律师)选定,也就是水门大厦的【民主党总部】。
前面俺吐槽了:“水管工”组织是尼克松的“猪队友”。迪安虽然不是“水管工”,但也很有“猪队友”的潜质。因为他选定的这个目标,非常不靠谱。所谓的【民主党总部】,全称是“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”。它只是个事务性的机构,不参与重要的决策。因此,在“民主党总部”装窃听器,其实没啥意义。
小知识:
美国的“政党”完全不同于天朝的“政党”,因此,天朝的读者很容易发生一些误解。比如说:美国两大党的“党主席”(全国委员会主席)其实没啥权力。
胡适写过一篇《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》(俺曾经转载过,链接在“这里”)。这篇有助于你理解两种政党的本质差异。
◇水门综合大厦
稍微介绍一下“水门综合大厦”。
很多文章和书籍把它翻译为“水门旅馆 or 水门宾馆”。俺觉得不太恰当。更准确的称呼是“水门综合大厦”(洋文叫做“Watergate complex”)。这是一个建筑群,有5栋大楼,用途各不相同。其中有写字楼,有五星级宾馆,有高级公寓......
民主党总部在其中一栋楼的6楼(本章节后续部分所说的“水门大厦”,指的是这栋楼)
(水门综合大厦航拍)
列位看官可能不知道:“水管工”去民主党总部装窃听器,去了两趟。第一次没被抓,第二次才东窗事发。
为啥要去第二次捏?因为第一次去,装了2个窃听器,有一个无法工作(可能没装好);能工作的那个窃听器,音效又不好。于是他们决定:再冒一次险,把坏的窃听器换掉,同时加装更多窃听器(单从这个细节,大伙儿就能体会到:这是一群【猪队友】)
“水管工”两次夜闯“水门大厦”,采用的是同一个套路——
大楼内有一个通道直达地下车库,通道中有一扇门。白天工作时间,这扇门一直开着;到了下班之后,这扇门会关闭。在关闭状态下,这扇门还是可以从里往外开,但不能从外往里开。“水管工”先在白天伪装成普通访客,进入大楼,用透明胶带贴住这扇门锁的【锁舌】(使它不会自动弹出)。如此一来,这扇门就形同虚设。到了半夜,他们就可以从车库通过这扇门进入大楼。然后再上到6楼,撬开民主党总部的办公室大门,进去干活。
有些同学会问:既然能撬锁,干嘛还要在车库通道的大门使用“透明胶带”这招捏?俺猜测:是为了缩短夜间行动的时间。
待会儿你将看到:事情就坏在这个【透明胶带】上。
◇(1972年6月17日)“水门案”的详细经过
整个“水门案”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,大伙儿还能顺便领略到【混沌】的魅力。
(注:关于啥是“混沌性”,俺已经这篇博文中扫盲过。相信大部分读者也都知道“蝴蝶效应”,以下的叙述会用“蝴蝶”做比喻)
6月17日行动那天,“水管工”一伙人先入住入住水门酒店214房间,作为他们的落脚点。其中一个“水管工”麦考德(McCord)带着另外4个古巴人作为“行动小组”,负责进入民主党总部装窃听器(4个古巴人的姓名及链接参见前一个章节的“一览表”);另外两个“水管工”利迪与亨特入住水门酒店214房间,充当现场指挥(用对讲机与行动小组保持联络);鲍德温在附近的汽车旅馆开了房间,待在阳台上望风。
那天晚上,水门大厦那栋楼的夜间保安是个名叫弗兰克·威尔斯的黑人。他是一个比较细心也比较负责任的人,在夜间巡查时,发现了车库通道的门锁被贴了胶布。
(请注意:第1只蝴蝶出现了——如果他没有发现这块胶布,就不会有后来的“水门事件”,后来的历史就完全不同了)
但是他没有马上报警,因为他猜测:或许办公楼里有人在加班,并且要临时去车库的汽车中拿东西,怕这个门关上了进不来,就临时贴了一张胶布。
(请注意:第2只蝴蝶出现了——如果他当时就报警,也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)
威尔斯为了安全起见,把那块胶布撕掉。接着又去巡视其它地方。巡视完,他到附近买了杯咖啡喝。
就在威尔斯喝咖啡的时候,行动小组已经从车库进入通道。麦考德惊讶地发现,胶布没了,门打不开。如果他行事比较谨慎,就应该取消行动。但他没有(第3只蝴蝶出现了)。他们反正带了撬锁工具,就把这扇门撬开,进入大楼。
开门的时候,也不知道谁手贱,又拿出一块胶布,重新把这扇门的锁舌贴住(第4只蝴蝶)。然后他们就去6楼的民主党总部撬锁,进去干活了。
再来说大楼保安威尔斯,他已经在外面喝完咖啡。想想刚才那扇门,还是有点放心不下,就又回到车库通道再次查看(第5只蝴蝶)。他当然就看到门锁再次被贴上胶布。这下毫无疑问是进贼了,威尔斯立即报警。
首都警局这边的调度员接到报案,本来想调最近的一辆巡逻警车过去,但开车的警察说他正在加油站加油(第6只蝴蝶);于是警局调了附近的3个便衣警察去水门大厦看看情况。这几个便衣开的车是城市巡逻汽车,没有警车的标记(第7只蝴蝶)。前面说到:“五人行动小组”在民主党总部里面干活的时候,其实还有人【望风】。但因为赶过来几个警察是便衣,而且没开警车,望风的人就没有引起注意。
结局就是:“五人行动小组”当场束手就擒。
请注意:在那天晚上出现了很多次蝴蝶效应(俺只列出一部分)。只要有其中一只蝴蝶没出现,很可能5人小组就不会落网,因此也就不会有“水门事件”了。那么,之后的美国历史以及冷战的进程,都会不同。
通过这个案例,大伙儿可以很直观地感受【混沌系统】的特色。
“行动小组”人赃俱获,更搞笑的还在后头。在酒店214房间现场指挥的利迪与亨特两人,从对讲机中得知行动小组已经出事。他俩并不知道来了多少警察(其实只来了3个),误以为有大批警察到场,于是仓皇逃走。匆忙之中,竟把他们一伙人的很多随身物品留在酒店房间。这些东西后来都落入 FBI 手中,并成为顺藤摸瓜的线索。这里面有两个东西是日后案情进展的关键,其一是【个人通讯簿】,其二是一叠【联号的】百元美钞。
利迪与亨特两人,一个是前 FBI 特工,一个是前 CIA 特工,干的活咋这么粗糙捏?
可能有些读者会以为这俩是冒牌特工,还真不是冒牌。利迪不但是“前 FBI 特工”,还参加过韩战,受过特种作战训练。亨特不但是“前 CIA 特工”,还参与了(针对古巴的)“猪湾入侵”。但他俩(包括其它“水管工”)都【没有】受过专业的间谍训练。对于“偷偷摸摸安装窃听器”之类的事情,这帮“水管工”实在算不上行家。
007电影流行之后,很多人一听到“特工”就联想到詹姆斯·邦德,就以为特工都是无所不能的全才。其实特工也分很多种类,每一类特工只擅长自己熟悉的领域。以俺的老本行(程序员)举例:擅长游戏编程的人未必擅长网络编程,擅长网络编程的人未必擅长系统驱动开发......真正全才型的程序员,即使有,也是凤毛麟角。
◇白宫的初期应对
前面提到:被抓的5人行动小组,只有领头的麦考德与白宫有牵连(共和党竞选团队的安全顾问),其它4个是临时找来的古巴流亡分子。
所以在事发之后,共和党竞选团队的负责人米切尔就对外宣布:这个麦考德只是竞选团队雇来负责保安的,竞选团队与水门大厦的盗取案毫无关系。
光发表声明还不够,还必须堵住麦考德的嘴。因此白宫幕僚向麦考德付了一大笔钱,作为封口费。
顺便说一下:
这个米切尔在尼克松第一个任期担任司法部长,也是尼克松亲信。尼克松准备竞选连任时,让他负责竞选团队。为了全力以赴赢得大选,他甚至辞掉了司法部长的差事。
小知识:
(本文发出后,看到有读者留言,对【司法部】这个称呼感到困惑。再补充一些小知识)
美国联邦政府属于“三权分立”中的“行政”这个分支。联邦政府内还设有“司法部”,让很多人觉得纳闷——“司法”已经是“三权分立”的另一个分支,为啥政府中还有“司法部”?
对读者的这个疑惑,俺又要再一次吐槽【翻译】了。“司法部”这个译法不太好,容易导致上述误解。更贴切的翻译应该是【法务部】。因为联邦政府的运作会牵涉很多法律相关的事务,都归这个“法务部”管辖。
关于“翻译导致的各类误解”,俺专门写过一篇博文(在“这里”)。
★《华盛顿邮报》穷追不舍
◇新闻界的最初反应
6月17日晚间发生的事情,一开始被警方当成是三流入室盗窃案(而且还是“盗窃未遂”)。因此,这个案子在美国新闻界并未引起太大关注。当时大部分媒体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半年后的总统大选。
最终,只有《华盛顿邮报》一家媒体对此案穷追不舍,并间接促使尼克松倒台。
(为了打字省力,以下简称《邮报》)
◇鲍勃·伍德沃德 & 卡尔·伯恩斯坦——挖掘“水门事件”的明星记者
话说《邮报》里面有两个不起眼的小记者,分别是:鲍勃·伍德沃德(Robert Woodward)& 卡尔·伯恩斯坦(Carl Bernstein)。那一年,两人都不到30岁。(后来的事情证明)这俩人都很有能力,可惜在当时都不受重视。案发时,伍德沃德还只是见习记者(尚未转正);至于伯恩斯坦,平时吊儿郎当,他的上司已经想把他开掉。
(年轻时的鲍勃·伍德沃德)
(年轻时的卡尔·伯恩斯坦)
《邮报》在警局中有自己的线人,所以案发次日,《邮报》总编就知道这个案子。但他跟其它媒体的态度差不多(对此案不重视),就随手指派了上述两个小记者跟进。
两个小记者一开始也觉得这个新闻没啥价值。但在此案首次开庭的时候,他俩发现这个案子有来头——5名窃贼中领头的家伙是共和党竞选团队的安全顾问,而被盗的房间是民主党总部。很明显,此案有政治背景。
然后两个小记者通过《邮报》在警局的线人了解到:警方缴获了某个窃贼的通讯簿。他俩通过线人的关系,查阅了通讯簿,发现如下这一页(注:这本通讯簿如今保存在水门事件的档案馆)
(入室窃贼留下的通讯簿,其中一页)
请注意俺在图中标注的说明。两个小记者觉得:通讯簿的其它条目都有完整的姓名,只有这页的其中一条采用隐晦的简写。而且电话号码旁边标注的【WH】,不禁令人想到白宫(White House)。
两个小记者进一步挖掘,发现白宫内部职员有个 Howard Hunt,正好首字母缩写也是 HH(注:此人就是“水管工”亨特)。为了进一步试探,小记者之一的伍德沃德打电话给亨特,并故意问他:为啥水门大厦窃贼携带的通讯簿,上面有你的名字和电话号码?
此时,亨特的【猪队友】本色再次表露无遗——他听到记者的试探性提问之后,第一反应是惊呼:
我的天啊!于是,两个小记者非常确定:这位老兄肯定卷入了“水门案”。
但是上述这些,都只是【间接】证据,不足以服众,也不足以证明白宫卷入此案。正当两个小记者发愁时,有个神秘线人主动找上门来。
◇“深喉”——“水门事件”的神秘线人
这个神秘人自称是政府高层,行事隐蔽,不肯公开身份,每次都只跟伍德沃德单线联系。他爆料的内容都很猛,而且能提供很多细节。就是靠着这位神秘人的持续爆料,两位小记者才能不断深挖“水门案”的黑幕(关于这位神秘人的爆料,后续章节会提到)
为了不暴露线人的身份,《邮报》给他起了一个绰号“深喉”(洋文叫“Deep Throat”)。
当年很多美国公众都在猜:这位“深喉”到底是何许人?还有很多谈及“水门事件”的书籍和文章也都在猜此人的身份。直到水门事件30多年之后(2005),谜底才揭晓——他就是当年的 FBI 副局长马克·费尔特(Mark Felt),难怪能爆出那么多猛料。
(“深喉”马克·费尔特)
“水门事件”之后,两位记者已成新闻界的明星,他们合写了一本书《All the President's Men》(中译名《总统班底》),介绍当年与“深喉”合作进行爆料的过程。本博文也参考了此书的内容。
◇《华盛顿邮报》的女老板——凯萨琳·格雷厄姆
关于《邮报》在“水门事件”中的作用,必须要聊一下当时的女老板凯萨琳·格雷厄姆。
《邮报》本来是她老爹的产业。结婚后,她老公负责报纸的运营,她当全职家庭主妇。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,她老公因为狂躁症自杀。此时凯萨琳已经是中年妇女,而且没有任何管理经验。但她毅然接手了《邮报》的运营和管理。
后来的事实证明:她的能力大大超越了自己老爸和老公。《华盛顿邮报》就是在她手中发展为全美第一流的报刊。当时全美500强企业的一把手,只有她一个女性。
“水门事件”发生后,因为《邮报》不断挖掘白宫黑幕,凯萨琳受到很大政治压力。但是压力越大,她越觉得其中有鬼,并且经常鼓励那2个小记者不要中途放弃。在这件事情上,她的功劳不亚于“深喉”和那2个记者。
(《华盛顿邮报》的女老板:凯萨琳·格雷厄姆)
★从“媒体爆料”到“司法调查”
◇白宫应对媒体爆料
随着《邮报》不断爆料,事情越来越兜不住了。仅仅牺牲一个麦考德(水管工,闯入者之一)已经不足以平息舆论了。白宫幕僚经过多次开会讨论,决定把利迪与亨特两人也抛出来当替罪羊(就是“水门案”那天在酒店214房间现场指挥的2个傻逼)。当然啦,这两个人也要给“封口费”(关于这2人的“封口费”,后来又成了此案的突破口,待会儿细聊)
为了平息公众的疑虑,尼克松在1972年8月29日作公开演讲,并信誓旦旦地保证:
其一,他对此事完全不知情(注:后来的谈话录音证明尼克松撒谎)
其二,他已经指示迪安(白宫法律顾问)全面彻查此事(注:迪安本人就是“水门案”的主要策划者)
其三,经过迪安的彻查,除了已经投案的几人,再没有其他白宫人员或政府部门官员参与此事(注:这个当然也是谎言,根本不存在“彻查”)
另外,尼克松及其亲信还不断指责《华盛顿邮报》是“假新闻”,是“国家的敌人”(大伙儿是不是觉得有点耳熟)。当时大部分民众相信了尼克松。那几个月,“新闻界”在美国公众眼中的形象跌到谷底。
到了那年(1972)的9月15日,大陪审团作出判决,只有“利迪 & 亨特 & 5名水门窃贼”被定罪。眼看着,这事儿就要摆平,(俺猜)尼克松内心肯定松了一口气。
◇第1个重要突破口——(1972年12月8日)美联航空难的意外发现
那年12月8日,美联航的553号航班在芝加哥坠毁(相关链接)。当时肯定没人想到,这个空难竟然跟“水门事件”扯上关系(从某种意义上,又是一个蝴蝶效应)。
客机坠毁后,机上45名乘客死了30人,其中一人恰好是“水管工”亨特的老婆。FBI 在调查空难原因时,也整理了死者的遗物,意外发现:亨特夫人随身携带1万美元巨款(注:那时候的1万美元抵得上如今几十万美元)。另外,她身上那100张百元美钞的编号,恰好跟水门盗窃案中,窃贼随身携带的百元美钞,编号是紧挨着的。FBI 还进一步查出,亨特本来并不富裕,却在1972年的下半年有大笔的银行进帐(那些钱就是所谓的【封口费】)。
上述这些都是很有力的证据,证明白宫方面在掩盖真相。这些信息本来只有 FBI 内部人士才知道,结果被“深喉”(FBI 副局长)捅给了《邮报》记者,并闹得美国人尽皆知。
◇国会成立“水门调查委员会”
“水门案”进一步发酵,使得国会在1973年2月成立【水门调查委员会】。在美国的体制中,国会针对重大事件成立的“调查委员会”具有类似于法庭的权威——
其一,“调查委员会”可以举行听证会,并向任何人发传票(无视传票的人会被判“藐视国会”的罪名)
其二,在国会的听证会上作证,如果被发现撒谎,将判处“伪证罪”。
成立这个委员会,意味着“水门案”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“入室盗窃案”,而是上升到【政治案件】的高度。显然,形势开始不利于尼克松了。
◇约翰·西利卡法官(John Sirica)
虽然“美联航空难”让“水门案”有所进展,但进展还不够。因为“钞票联号”之类的证据,毕竟还是【间接】证据;FBI 调查“封口费”的资金来源,也需要花时间(注:白宫幕僚为了避免“封口费”的资金来源被追查,汇款的时候采用跨国多次转账;不过最终还是被查出来了,这是后话)
在空难之后,让整个案件峰回路转的,是当时的主审法官西利卡。
作为主审法官,他很早就接手这个案子了。刚接手的时候,老练的西利卡一下子就看出此案有猫腻。比方说:司法部派来的“联邦检察官”(控方),总是聊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;再看被定罪的几个人,显然都是替罪羊。
西利卡法官的口碑不错,为人正派,他想要进一步挖掘此案。顺便说一下:西利卡法官本身是资深共和党人,却愿意冒险去挖共和党总统的黑幕,单凭这点就能看出他的为人。
(约翰·西里卡法官登上《新闻周刊》封面)
可惜的是,在美国司法制度下,法官的权力不够。前面俺提到:美国采用的是【英美法系/海洋法系】。在这种法律制度下,“是否定罪”由【陪审团】来判断;只有对已经定罪的人,法官再根据法条(法律条文)进行量刑;对那些没被定罪的人,法官是毫无办法滴。
咋办捏?西利卡知道,他唯一的权力就是【量刑】。于是他决定恐吓这几个案犯,尤其是“利迪 & 亨特 & 麦考德”这3个与白宫有牵连的人(注:这仨都是“水管工”)。西利卡法官故意放出风声,说要给这仨判处“法条所允许的最高上限”(注:在水门案中,量刑的上限是【20年有期徒刑】),然后西利卡法官还故意拖延宣判的时期,看看这几个家伙是否会动摇。
◇第2个重要突破口——(1973年3月19日)麦考德反水
被定罪的3个“水管工”,那个浪漫主义者利迪最坚定(他宣称:判死刑都无所谓)。
亨特比较滑头——他意识到这是法官的套路,然后以此为借口,向白宫方面敲诈——要求追加“封口费”。
这三个水管工里面,只有麦考德被吓住了。这其中有两个原因——
其一,那年他虚岁已经50,“20年监禁”基本等于“无期徒刑”;
其二,(前面俺说过,特工也分好几种)麦考德是【技术型】的特工,搞的是“电讯侦听”,没上过战场,胆子本来就比较小,经不住吓。作为对比,利迪 & 亨特都上过战场(参见前面的章节)
左思右想之后,麦考德决定反水。他给西利卡法官写了一封信,提到如下几点——
1. 他之前在法庭上说的都是伪证;
2. 他作伪证是受到更高层的政界人士(马格鲁德)施压;
3. 他可以彻底坦白,供出所有内幕,但必须有西利卡法官在场(言下之意,他信不过司法部派来的“联邦检察官”)。
西利卡法官拿到这封信之后,直接向媒体公开,举国震动。于是“水门事件”达到一个新阶段——本来,大多数美国公众以为“水门案”只是新闻界无聊的炒作,都不太当真。如今麦考德充当污点证人,还牵扯出马格鲁德(尼克松竞选团队副主管)。这下很多人开始相信《华盛顿邮报》的爆料了。
由于利迪的态度最顽固,西利卡法官真的判了他20年刑期。利迪本人虽然无所谓,但这么重的判决,足以让白宫内部的涉案人员心惊肉跳。西利卡法官重判利迪,导致了后续的连锁反应。
马格鲁德(原白宫特别助理,竞选团队副主管)被麦考德供出来之后,受到国会的“水门调查委员会”传唤。之前利迪被重判,让他很害怕。不久之后(4月13日)马格鲁德也认罪。
◇白宫的应对
两个与白宫有牵连的人相继认罪,形势对尼克松很不妙。
为了进一步止损,尼克松在4月30日换掉了白宫的几员干将,其中包括:
霍尔德曼(白宫幕僚长)
埃利希曼(总统国内事务助理,“水管工”负责人)
迪安(白宫法律顾问)
另外,尼克松也换掉了内阁的司法部长克莱因丁斯特(Richard Kleindienst)。这位司法部长比较短命,才干了不到一年。(前面提到)原司法部长米切尔为了全力以赴帮尼克松竞选连任,辞掉部长职务;接替米切尔的就是这位克莱因丁斯特。
◇特别检察官考克斯(Archibald Cox)
司法部长换人之后,新来的部长是尼克松的亲信理查森(Elliot Richardson)。
前面提到过:美国总统任命内阁部长,需要得到参议院的批准。当时的参议院是民主党控制。那帮民主党参议员也不傻,当然看得出:理查森是尼克松的亲信。在任命理查森的听证会上,参议院的成员要求理查森做到如下两点,才会批准他的任命——
其一,宣誓承诺在“水门事件”的调查中保持中立,不能偏袒总统;
其二,上任后立即任命一个【独立的】特别检察官,负责调查“水门事件”。
正是因为国会的压力,新任司法部长理查森上台后立即任命了特别检察官考克斯(注:考克斯在5月25日正式宣誓就职)。
(特别检察官考克斯)
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,“提名权”与“审批权”分离,有助于限制总统的权力。这就是典型的【分权制衡】。
◇第3个重要突破口——(1973年5月)白宫重要幕僚迪安反水
任命独立检察官,本来已经让尼克松很头大了;更头大的是,核心幕僚迪安竟然叛变。
迪安是尼克松的【核心幕僚】,也算是铁杆亲信。他为啥要叛变捏?事情是这样滴。
3月底,麦考德反水,尼克松很恼火。他让迪安(白宫法律顾问)帮他起早一份备忘录,列出整个事件过程中,都有哪些人参与其中。尼克松的本意是——搞清楚涉案人员,以便堵住漏洞。
但是迪安有自己的小算盘。他本人就是律师,当然很清楚:写出这样一份备忘录之后,万一尼克松要拿他当替罪羊,只需要把这份备忘录丢给特别检察官,尼克松自己可以撇清关系,而迪安自己就要承担所有罪名。
基于这样的顾虑,迪安一直拖着不写。而尼克松没能理解迪安的顾虑,反而一直催促他赶紧写。最终两人的关系闹僵。
迪安被尼克松解雇之后,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。前面说了:西利卡法官重判了利迪,让白宫涉案人员倍感恐惧。迪安经过思想斗争后,找国会的“水门调查委员会”自首。通过讨价还价,迪安答应供出所有内幕,换取相应的豁免 or 减刑。
迪安律师反水,对尼克松是致命的一击——他不但供出了尼克松政府内的多名高官,连尼克松本人也供出来了。而且迪安在国会听证会上的作证时,全程用【电视现场直播】,再度引发全国轰动。尼克松的形势急转之下。
(污点证人迪安律师,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作证)
但尼克松还没完全输掉——虽然迪安叛变,但其他几个核心幕僚还没叛变。因此,尼克松可以指责迪安撒谎/诬陷。此时尼克松的策略是:把所有事情都推给他的幕僚。只要特别检察官找不到尼克松涉案的【确凿证据】,尼克松被弹劾的风险就不会很大。
到了这一步,案件再次出现僵局。最终打破僵局的,是白宫的【秘密录音系统】。
★录音带争夺战
◇(1973年7月13日)“秘密录音系统”浮出水面
迪安倒戈之后,曾经向调查人员透露:在被解雇前,他最后几次与总统【单独谈话】时,感觉总统的神色不太自然,说话的方式也比较怪。他有种预感——谈话过程被录音了。但他没有证据。
由于迪安仅仅是猜测,调查人员对此也没有太在意。后来出了个巧合(又一个蝴蝶效应),使得调查人员无意间发现了白宫的秘密录音系统。
话说白宫有个高级助理叫“巴特菲尔德”(Alexander Butterfield)。7月13日那天,调查人员找他问话。问话的内容本来与“录音系统”无关,只是了解白宫内部人员的日常工作。在谈话结束时,调查人员很随意地问他:是否知道白宫内部有个录音系统。巴特菲尔德犹豫了一下,承认有这么一个录音系统。于是,尼克松在白宫的秘密录音系统,就曝光了。
先来说一下,为啥7月13日的问话充满巧合——
其一,整个白宫(包括尼克松在内)只有5个人知道秘密录音系统,其中正好有巴特菲尔德,因为他曾负责过录音系统的维护工作(注:这个说法的出处是《美国宪政历程——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》)。
其二,巴特菲尔德已经在不久前(那年3月份)调任“联邦航空委员会主任”;本来调查人员的问话名单中没有他,后来不知咋地又加上他。
其三,7月上旬,巴特菲尔德本来要出国公干,却又意外取消(如果他出国,就不会被问话)。
其四,6月份的时候,白宫内部职员安排了一次法律培训,专门介绍“应对调查人员的技巧”(如何避重就轻、装傻充楞)。由于巴特菲尔德当时已经调离白宫,没有参加那次培训(如果他参加了培训,当调查人员问他录音系统的时候,他完全可以装傻)。
就是在种种阴差阳错中,尼克松的秘密录音系统曝光了。
(当年《新闻周刊》封面的讽刺漫画)
◇为啥尼克松要搞“秘密录音系统”?
肯定有很多读者感到好奇:尼克松搞这个录音系统的动机何在?
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提到:他刚当选时,就立志要写出一本很不同凡响的《白宫回忆录》。设立秘密录音系统,就可以把他当政期间所有的谈话和会议都记录下来。将来写《白宫回忆录》就有非常充分的素材。
小插曲:
秘密录音系统一开始采用的是【手动】操作。但是尼克松抱怨设备上有太多按钮,经常按错。于是手下帮他专门定制了一个设备,只有两个按键(启动 & 停止)。但尼克松还是觉得不爽(经常会忘记按“启动”)。最终,他的手下帮他把录音系统升级为【声控】——只要办公室/会议室出现说话的声音,录音机就会自动开始录音。正是因为录音系统改为【全自动】,很多不可告人的谈话都被录下来了。
(本文发出后,经热心读者提醒,再补充如下这段)
除了尼克松,还有其他一些美国总统在白宫设立录音系统。第一个这么干的,有可能是小罗斯福(富兰克林·罗斯福)。肯尼迪执政时,白宫也有录音系统。但尼克松的录音系统与他的前任不同,关键差异就在于刚才所说的【声控】。
◇(1973年7月~10月)交不交录音带,是一个难题
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得知白宫内部有秘密录音系统,大喜。7月23日那天,“特别检察官&水门调查委员会”都向总统发了传票,索取录音带。在美国历史上,这是【在职】总统第一次收到强制性的传票。
尼克松又不傻,当然不肯轻易交出。但“不交录音带”得给出理由。尼克松的理由是:白宫录音带包含诸多国家机密,不可轻易示人。
8月29日,办理此案的西利卡法官判决:特别检察官的要求合法,总统应该交出。
这时候,尼克松【刚愎自用】的性格就体现出来了——他干脆就不搭理西利卡法官。他的姿态很明显——老子就是不交,你能咋滴?
然后西利卡法官就向“联邦上述法庭”提起上诉。10月12日,联邦上述法庭作出裁决:支持联邦地方法官西利卡。
既然“联邦上述法庭”已经宣判,尼克松稍微做了一点让步。他提出一个折衷方案——
白宫方面只提交录音带的文字版本。为了保证文字版的完整性,可以由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史坦尼斯到白宫来审核(一边听录音,一边核对文字版)。史坦尼斯这个人是参议院最德高望重的参议员,两党都认可其人品。他样样都好,可惜有个缺点:年纪大了,耳朵不好使 :)
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直接就把这个折衷方案给否决了(估计考克斯心里想:你当老子是傻逼啊)。而且这个考克斯也是性格比较倔的家伙,不但否决了总统的折衷方案,还进一步提出:要求总统交出更多的录音带。
◇(1973年10月20日)“星期六夜间大屠杀”
尼克松估计也是怒了,觉得这个考克斯怎么不识抬举。此时,他【刚愎自用】的个性再次显露。
10月20日那天,他叫来刚上任不久的司法部长理查森(前面提到过他),要求理查森炒掉特别检察官考克斯(注:在美国的制度下,总统不能直接罢免特别检察官,司法部长才有权力罢免)
理查森虽说是尼克松亲信,但俺前面说过:他已经在国会听证会上宣过誓,要保持中立,不能偏袒总统。因此,理查森对尼克松说:恕难从命,老子辞职!
尼克松依然不罢休,叫来司法部的副部长(二把手)拉克斯豪斯(William Ruckelshaus),让他接替部长职务,并把特别检察官开掉。
没想到拉克斯豪斯也宣布辞职(他也不想在历史上留下骂名)。
尼克松还是不罢休,叫来司法部的三把手博克(Robert Bork)。这人总算听话,同意接任部长,并撤换特别检察官。(顺便说一下:此事成了博克终生的政治污点。80年代里根曾经提名他当最高法院大法官,这个提名在参议院被【大比分否决】)
那天是星期六,官方消息正式公布的时候,已经是夜间。尼克松在一天之内撤掉3个重要官员(司法部一把手&二把手,还有特别检察官)。次日的新闻媒体使用了骇人听闻的大标题【星期六夜间大屠杀】(Saturday Night Massacre)。
这事儿就成了尼克松政治生涯的重大污点。从法律上讲,他的做法是完全合法滴;但傻子也能看出来,他是在公权私用。
◇特别检察官贾沃斯基(Leon Jaworski)
尼克松这种搞法,不光新闻界很震惊,国会也很震惊(连尼克松的同党议员都看不下去了)。国会立即威胁说:要通过一个特别的法案,让考克斯官复原职。面对国会和舆论的压力,尼克松做了一次让步:他同意由新上任的司法部长博克另外再任命一个特别检察官。
博克挑选了新的特别检察官,名叫“贾沃斯基”,1973年11月1日正式上任。
(特别检察官贾沃斯基)
在当时那个局面下,不管谁当特别检察官,都不太可能再偏袒尼克松了(会犯众怒)。而这个贾沃斯基又是资深民主党,更加不可能手软。他一上任,还是要求总统交出录音带。
这次尼克松没辙,交出了7盘录音带。贾沃斯基亲自审听了录音带,感觉总统参与了“掩盖水门事件的活动”,但光从这7盘录音带,证据不够充分。另外,其中一盘录音带有长达18分钟的空白。这让人怀疑:录音带被处理过了。白宫方面对此的解释是:18分钟的空白是录音时操作不当导致。但这个时候,公众已经不太相信白宫方面的说辞了。
与此同时,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开始考虑“弹劾”这个选项。
贾沃斯基为了获取更多证据,要求白宫交出另外42盘录音带。4月29日,白宫方面给出了这42盘录音带的【文字版】,而且是【剪辑】过的。
贾沃斯基当然不接受这种【阉割的文字版】。1974年4月,他再次向白宫发出传票,不但让总统交出录音带,而且数量从“42盘”提高到“64盘”。在新增的录音带中,有一盘对应【1972年6月23日】的谈话录音。
那天的录音很关键。请注意:那个日期距离“水门案”才一周。在当日的谈话中,尼克松与幕僚讨论如何掩盖真相。俺前面也介绍过:尼克松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:
水门事件他一开始不知情。所以,那盘录音带里面有尼克松的死穴——不但能证明他对公众撒谎(类似于“伪证罪”),还能证明他妨碍司法。
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尼克松再次动用“总统行政特权”,拒绝交出录音带。
◇联邦最高法院一锤定音
面对总统的拒绝,贾沃斯基也毫不客气——(1974年5月24日)他直接跳过“联邦上诉法院”,把官司打到“联邦最高法院”。他这种【越级】上诉到最高法院的情况,美国历史上很少见,也反映出当时情况的特殊性。
小知识:
一般情况下,美国的官司都是先上述到“联邦上诉法院”,如果对“联邦上诉法院”的判决不满,再上诉到“联邦最高法院”。只有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(比如:州与州之间的诉讼)可以直接告到最高法院。更详细的介绍,可以参考《牛津通识读本:美国最高法院》。
如果某个案件【越级】上述到“联邦最高法院”,大概率会被直接退回。因为“联邦最高法院”全国只有一个,人手有限。必须通过“联邦上诉法院”先过滤掉一部分案子,否则那9个大法官会被累死。
但1974年的情况很特殊——从“国会的水门调查委员会”算起,一直到“贾沃斯基上诉最高法院”,整个“水门案”已经拖了1年又3个月,而且已经演变为【宪政危机】。因此,“联邦最高法院”破例受理了这种越级上诉。
这起诉讼在“美国宪政史 & 美国法律史”上都非常有名。后世称之为“美国诉尼克松案”(United States v. Nixon)。
1974年7月24日,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以 8:0 全票的比例,要求尼克松交出录音带。
有些同学会纳闷了:最高法院不是9个大法官吗?为啥“全票通过”是 8:0 捏?主要是因为:其中一个大法官(伦奎斯特)自己主动要求回避——他不但是尼克松提名的大法官,而且在尼克松第一个任期当过助理司法部长——因此他要避嫌。
据说尼克松听到最高法院的投票结果之后,非常惊讶。俺可以理解他的惊讶:当时最高法院的大法官,大多数是共和党提名的,而且有4个大法官是尼克松亲自提名。(注:尼克松是二战后提名大法官最多的总统,而且是在同一个任期内提名了4个,运气真的很好)
但是俺也告诉大伙儿一个有趣的现象:很多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在上任之后,与提名他/她的总统对着干。以至于某个美国总统曾经感叹说:
就算与某个朋友的私交非常好,一旦把此人送入最高法院,就不再是朋友了。
小知识:
最高法院的大法官【没有】任期限制。只有当某个大法官死亡或辞职或被弹劾,在任总统才有机会提名另一个人填补空缺。
因此,某个总统能提名多少个大法官,有很大的运气成分。
◇为啥尼克松没有销毁录音带?
关于“录音带争夺战”,已经聊完了。估计很多同学会说:如果尼克松销毁录音带,不就没事儿了吗?
有这个想法的同学,还是太天真啦(图样图森破)。下面俺来解释一下:
尼克松是【7月23日】收到传票,分别来自“特别检察官&水门调查委员会”。所以这个日子是一个关键性的分水岭——
在这天【之前】销毁录音带,尼克松不用承担明显的法律风险。
在这天【之后】销毁录音带,(由于传票已经发出),就属于【销毁证据】。这可是很重的罪名。
也就是说,从7月13日(巴特菲尔德无意间说出录音系统)到7月23日(发出传票),这10天是尼克松【黄金窗口期】。为啥尼克松错过了这个窗口期?俺猜测至少有如下两种可能性:
可能性1
巴特菲尔德并不是尼克松的铁杆亲信,他无意中说出录音系统的秘密之后,有可能没有跟白宫方面打招呼。
如果是这样,尼克松并不知道录音系统已经曝光,当然就白白错过这个【黄金窗口期】。
可能性2
尼克松知道了录音系统已经曝光,但是他自认为有把握对抗“特别检察官 & 水门调查委员会”。他的底气来自哪里捏?其一,他有【总统行政特权】;其二,如果对【总统行政特权】有争议和纠纷,尼克松认为他不怕法律诉讼。(前面说了)最高法院有4个大法官是他提名的。
俺无法确定上述两种可能性,哪一个更符合历史事实。前一种情况说明尼克松运气不好;后一种情况说明尼克松判断失误。
★尼克松下台
◇扫盲“弹劾总统的程序”
(为了介绍后续发生的事情,先简单扫盲一下弹劾的程序)
根据美国宪法,对总统的弹劾需要分两步——先由【众议院】投票,只要过半数同意,就可以发起弹劾进程;然后再由【参议院】投票,如果超过2/3,就可以罢免。在这2个步骤中,“众议院”的角色类似于“检察官”,“参议院”的角色类似于“陪审团”。
对于“弹劾的程序”,有如下2个关键的司法术语:
impeached
如果众议院投票,过半数同意,则算是 impeached(可以通俗理解为:“被控告 or 被起诉”)
convicted
如果参议院投票,超过2/3同意,则算是 convicted(可以通俗理解为:“被定罪”),总统会被罢免。
(注:由于“弹劾”是政治行为,这里的 convicted 更多的是政治意义,而不是刑事意义)
对于上述“弹劾程序”,容易出现歧义和混淆的地方在于“impeached 的翻译”(俺又要吐槽翻译了)。如果把“impeached”翻译为“被弹劾”,会导致很多人误解为“因弹劾而下台”。实际上,impeached 不会导致下台,convicted 才会导致下台。
◇(1974年7月24日)弹劾进程启动
话说最高法院的判决刚刚出来,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就讨论了对尼克松的指控,并以较大优势通过。众院司法委员会列出尼克松的三大罪状:
1. 妨碍司法(这项最严重;该罪名是否成立,关键就看【1972年6月23日】那盘录音带)
2. 滥用权力(指“星期六夜间大屠杀”)
3. 藐视国会(无视“水门调查委员会”的传票)
由于“众院司法委员会”投票支持弹劾的比例很高,一旦在众议院进行全体投票,过半数应该毫无悬念,余下的悬念在参议院那边。
此时,最高法院的判决虽然下达了,但白宫【尚未】交出最关键的录音带。在参议院这边,一些共和党的参议员还在观望和摇摆。据当时的政治观察家估计,支持弹劾的参议员,比例可能还【达不到】2/3多数。
◇(8月5日)白宫交出最关键的录音带
白宫方面又磨蹭了好几天,实在拖不下去了,终于在8月5日交出了特别检察官要求的64盘录音带。
(如前所述)【1972年6月23日】的那盘录音带击中了尼克松的死穴——在里面的谈话中,尼克松指示白宫幕僚:要想办法阻止 FBI 深入调查。
录音带公布之后,很多还在观望的共和党参议员转变立场,同意弹劾尼克松。至此,参议院的弹劾投票,也无悬念(通过的可能性极大)。
稍微解释那盘录音带的意义——
录音中,尼克松【亲口】指示幕僚阻止 FBI 深入调查。这就坐实了【妨碍司法】。请注意:在三权分立中,总统是“行政”这个分支的头头。总统妨碍司法也就意味着:【总统破坏三权分立】。“三权分立”是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;总统的这种行为,说严重点相当于“动摇国本”。
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,那些与尼克松【同党】的参议员才会倒戈,支持弹劾。
◇(8月7日)逼宫
距离国会正式的弹劾投票越来越近了。8月7日晚上,三名共和党大佬(参议院共和党领袖、众议院共和党领袖、1964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)一起去白宫拜访尼克松。名义上是拜访,其实是“逼宫”。
三名共和党大佬向尼克松摊牌说:8月5日交出的录音带公布后,参议院中【反对】弹劾的人数只剩下15人左右(也就是说,如果投票,弹劾肯定会通过)。与其等到被弹劾,不如自己辞职,面子上还好看一点。
本来尼克松还想要顽抗到底,经过三位共和党大佬的劝说,终于同意辞职。
◇(8月8日)宣布辞职
8月8日晚上,尼克松发表正式声明。声明的全文很长,俺只引用最后一句:
因此我的辞职将于明天中午生效。福特副总统届时将宣誓就任为总统。
“水门事件”这出大戏,终于落幕了。
到目前为止,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己辞职的总统。并且再次强调: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哪个美国总统被弹劾下台。
(尼克松宣布辞职)
(尼克松登上直升机,前往安德鲁斯空军基地;再从那里转乘“空军一号”回家)
★尾声
整个“水门事件”落幕后,共有69位政府官员被起诉,48人被定罪。
“水门事件”之后,【门】成为美国政坛用来形容重大丑闻的后缀,比如斯诺登曝光的丑闻被称作“棱镜门”(Prism Gate)。
副总统福特“转正”后,全面特赦了尼克松(这个举动招致很大争议)。1976年的大选,福特争取连任,以微弱差距(普选票 48.0% VS 50.1%)输给民主党候选人卡特。很多人猜测:如果福特没有特赦尼克松的话,1976年的大选,福特应该能赢。俺想说的是:如果尼克松没被特赦,说不定会引发其它的一些蝴蝶效应,等到1976年大选的时候,就不一定是“福特 VS 卡特”了。
插播一个八卦:
当尼克松深陷“水门丑闻”之中,他原配的副总统阿格纽(Spiro Agnew)也被爆出丑闻(偷税漏税)。为了避免出现“双弹劾”(总统&副总统皆被弹劾),阿格纽主动宣布辞职。阿格纽辞职后,尼克松提名福特当副总统。
等到福特“转正”之后,他就成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“没有参加大选却当上总统的人”。
★参考书目
写这篇博文的过程中,俺除了查阅维基百科,还参考了如下几本书:
《光荣与梦想——1932~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》
《美国宪政历程——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》
《美国通史》(第6卷)
《总统班底——两个小人物是如何改写美国历史》
《近距离看美国》(第2册:总统是靠不住的)
(注:以上书籍如果标注了链接的,说明俺的网盘已经分享电子版)
俺博客上,和本文相关的帖子(需翻墙):
《如何理解“英美法系”(普通法系)——从“英国古代史”聊到“香港国安法”》
《美国政党简史(上)》
《聊聊美国政体中的权力制衡——不仅仅是三权分立》
《美国选举制度为啥是这样设计的?兼谈其历史演变》
《“政治体制”与“系统健壮性”——基于“复杂性科学”的思考》
《政治常识扫盲:澄清【言论自由】的各种误区》
《苏联是如何被慢慢勒死的?——聊聊冷战中美国的遏制战略》
《聊聊不同学科中的坑爹翻译》
版权声明
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,作者皆保留版权。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,保持本文完整,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网址:https://program-think.blogspot.com/2021/02/Watergate-Scandal.html